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蜂胶对炭疽杆菌的抑菌活性
许兵红, 曾莉萍
摘要797)      PDF (906KB)(970)   

目的 了解产自河南省的蜂胶对炭疽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将实验分为pH 5.5~8.5不同组(蜂胶浓度31%),以及在pH 5.5下设置10个不同浓度组,即将31%蜂胶溶液倍比稀释至0.06%(1∶512)及空白组(0),每组3次重复,每张滤纸片(ø 6 mm)滴加蜂胶溶液7 μl,记录蜂胶的抑菌效果。结果 河南省蜂胶在pH 5.5、6.0、6.5、7.0、7.5、8.0、8.5平板上的抑菌环直径依次为(19.16±0.29)、(17.67±0.29)、(14.67±0.58)、(13.67±0.29)、(14.00±0.00)、(13.33±1.15)、(12.00±0.00)mm,蜂胶浓度分别为15.50%、7.75%、3.88%、1.94%、0.97%、0.48%、0.24%、0.12%、0.06%和0(空白组)时,抑菌环直径依次为(19.50±1.80)、(19.67±1.04)、(17.75±0.35)、(15.67±0.58)、(14.00±2.29)、(13.17±1.04)、(11.83±1.53)、(10.83±1.26)、(9.00±0.00)和(0.00±0.00)mm。结论 河南省蜂胶对炭疽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炭疽杆菌的抑菌活性随pH值增加或浓度降低而减小。

2011, 22 (3): 245-247.
家蝇抗菌物质诱导及高温处理后的抑菌活性
许兵红1,董卫华1,陈萍1,曾莉萍2
摘要1341)      PDF (1621KB)(914)   

【摘要】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经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抑菌活性。方法 室内饲养的家蝇3龄幼虫,经针刺诱导48 h后提取血淋巴,100 ℃处理10 s和30 s及1、 3、 5 min, 80 ℃和60 ℃处理30 s、1、3、5、10 min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离心上清样品,分别观察记录其对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经100、80 ℃处理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环直径减小,60 ℃处理不同时间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大小无明显影响。100 ℃处理1 min后以及80 ℃处理3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的抑菌环产生,60 ℃处理不同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无明显影响。结论 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其抑菌活性对高温有一定的稳定性,80~100 ℃加热处理,抑菌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60 ℃高温处理10 s至10 min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2009, 20 (3): 201-205.
丝光绿蝇抗菌肽针刺诱导及初步电泳分离
许兵红;赵春澎;曾莉萍
摘要855)      PDF (1172KB)(763)   
目的 探讨丝光绿蝇抗菌肽的诱导及电泳分离方法。方法 丝光绿蝇3龄幼虫针刺体壁诱导后,第48小时提取其血淋巴,设置3、5、7、10μl不同的加样量和pH值6.0、6.5、7.0的琼脂平板,观察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置于100、80℃水浴30s、1、3和5min后,观察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去杂蛋白效果和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各样品进行电泳分离。结果 随加样量增加抑菌环直径增大,10μl环太大易变形,不易测量,以加7μl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平板pH值6.0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最大,随pH值增加而抑菌环直径减小。血淋巴100℃水浴30s、1min仍有抑菌活性,处理3和5min无抑菌活性;80℃水浴30s至5min均有抑菌活性,电泳显示100℃处理3和5min的样品与其他相比缺少2条蛋白区带。结论 针刺诱导的丝光绿蝇抗菌肽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更强,分离时血淋巴预处理采用80℃水浴1-3min去杂蛋白效果较好,诱导的血淋巴100℃处理3和5min即丧失抗菌活性,电泳显示缺少2条区带,此2条差异区带可能为抗菌肽组分。
家蝇抗菌物质针刺诱导研究
许兵红1;刘勇2;曾莉萍1;王文锋1;孙斐1
摘要1181)      PDF (486KB)(710)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 室内饲养的家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24、48、72、96h记录幼虫存活率,并提取其血淋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做抑菌试验,37℃恒温24h观察抑菌圈,并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产生规律。结果 经针刺诱导后,家蝇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提取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力峰均出现在诱导后48h。结论 针刺体壁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血淋巴收集在诱导后48h最为合适。
丝光绿蝇室内种群连续2代产卵动态观察
许兵红1;许重洁2;黄艳梅1
摘要845)      PDF (79KB)(671)   
目的 观察丝光绿蝇室内种群在整个产卵期内的产卵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丝光绿蝇室内种群第6代及第7代成虫整个产卵期内每天的产卵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第6代成虫于产卵期第4天和第11天出现2个产卵高峰,产卵量分别为1 252和1 290粒;第7代成虫于产卵期第1天和第8天出现2个产卵高峰,产卵量分别为858和763粒,后期产卵相对较少。结论 丝光绿蝇室内种群产卵期内产卵量不稳定,后期产卵能力较低。
丝光绿蝇抗菌肽的热稳定性研究
许兵红;曾莉萍;赵春澎;董卫华
摘要999)      PDF (729KB)(870)   
目的 探讨高温处理对丝光绿蝇抗菌肽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丝光绿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诱导后,48h后提取其血淋巴,分别于100、80和60℃水浴0、0.5、1、3、5min等不同时间后,观察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诱导的抗菌肽100℃水浴1min仍有抗菌活性,100℃处理3min后活性丧失;80及60℃水浴5min后仍有抗菌活性。结论 针刺诱导的丝光绿蝇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低温对家蝇卵及蛹的影响
许兵红;孙斐
摘要1123)      PDF (104KB)(707)   
目的 探讨低温对家蝇卵孵化率以及蛹羽化率的影响。方法室内连续饲养的家蝇第4代卵,置于2℃分别处理1、2、3、4和5d后,取出置于室内(26℃)孵化,记录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孵化率。第4代1日龄蛹和3日龄蛹,分别置于2℃和6℃处理1、2、3、4和5d后,取出置于室内羽化,记录不同日龄以及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后的羽化率。结果家蝇卵经不同时间2℃低温处理后的孵化率依次为(91.52±7.70)%、(85.93±18.99)%、(48.52±19.48)%、0、0;家蝇1日龄蛹经不同时间2℃低温处理后的羽化率依次为(75.00±13.54)%、(51.25±13.15)%、(30.00±15.81)%、(6.25±6.29)%、(6.25±4.79)%;1日龄蛹经不同时间6℃低温处理后的羽化率依次为(88.75±4.79)%、(66.25±10.31)%、(40.00±12.91)%、(37.50±18.48)%、(12.50±6.45)%;3日龄蛹经不同时间2℃低温处理后的羽化率依次为(90.0±7.07)%、(78.75±11.09)%、(57.50±9.57)%、(61.25±11.09)%、(32.50±22.55)%;3日龄蛹经不同时间6℃低温处理后的羽化率依次为(92.50±5.00)%、(90.00±10.80)%、(88.75±2.50)%、(90.00±5.77)%、(66.25±10.31)%。结论家蝇卵经2℃低温处理4d后即不能孵化幼虫,卵对低温的耐受力比蛹弱。温度越低,蛹羽化率越低,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蛹羽化率越低;蛹日龄越大,耐受低温能力越强。